下岗后,我开了一家糖果店,生意很不好,只觉得前途一片灰暗。 一天,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我的店门前。我一眼就认出,她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刘老师,于是赶紧低下头去,不想让她发现。我甚至暗暗祈祷:她千万不要到我店里来买糖果……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。那时,“文化大革命”已接近尾声。一天早上,我很早就来到学校。在教室外面的拐角处,刘老师正蹲在地上,用手把窗下一堆被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片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。那时,她被划为了“黑五类”。由于公社里喝过墨水的人不多,所以她得一边接受工农群众的“改造”,一边继续教书。 看着这个母亲一般温暖和爱护过我的老师,看到她被凛冽的寒风冻得通红的双手,我不由一阵辛酸:我要是能有一副手套送给她该多好啊!突然间,我想到了一颗糖。那是前一天下午,小伙伴军军送给我的一颗糖,它的包装纸上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,名字还是烫金的——“奶油太妃”。晚上睡觉时,我曾几次想要剥开来吃掉,却一直没舍得。那年月,哪怕是嗅一嗅那“奶油太妃”的香味,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!刘老师每天天不亮就来学校扫地,这会儿一定又冷又饿,把这颗糖送给她,不是能给她增添一些力气吗? 我掏出“奶油太妃”,走到刘老师身后,说:“刘老师,您吃糖。”刘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。我发现,她呆滞、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。她的嘴唇哆嗦着,想说什么,却什么也没说出来。直到我转身离去,才听到她哽咽的声音:“谢谢你,孩子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