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kysky
发布于 2018-09-22 / 23 阅读
0

司马迁和他的《史记》

在读这篇文章之前,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《史记》及司马迁其人。 《史记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太初元年(前104年),司马迁开始了《太史公书》即后来被称为《史记》的史书创作。前后经历了14年,才得以完成。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 司马迁(前145年-不可考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。西汉史学家、散文家。司马谈之子,任太史令,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,后任中书令。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,被后世尊称为史迁、太史公、历史之父。 司马迁的出身可以说很好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家里很有钱,相反,他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康之家。那为什么说他的出身很好呢?是因为他们家是一个史学世家。他在他的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学习了众多知识。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写史记呢?其实《史记》是他父亲的一个愿望。他的父亲司马谈一直以来都想整理一部从古至今的史学著作,但却并没有能力完成,于是在他的弥留之际,把司马迁叫到身边,将这一重任托付于司马迁。司马迁答应了之后,便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情。在这之前,司马迁在20岁时开始游历天下,这大大的拓宽了他的知识面,为他今后写史记,打下了基础。 司马迁的一生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那就是李陵事件。这件事极大的改变了他的认知。在那个时候有一项规定:将军出门打仗,绝对不能投靠敌方,出卖国家;如果向对方投降,那么他的家人就难免一死。汉武帝天汉二年,李陵带兵攻打匈奴,但不巧的是他吃了败仗。李陵被俘,匈奴为了挑拨离间,散播李陵已投降的假消息。李陵吃了败仗,又被传出投降的消息,汉武帝大怒,要诛杀李陵全家。汉武帝性格暴躁,在气头上,谁的话也听不进去。当时满朝文武都不敢劝汉武帝。唯独司马迁除外,司马迁劝诫汉武帝应当慎重,汉武帝哪里听得进去。结果不仅李陵全家被诛,司马迁也遭受到了宫刑。在当时,遭受到这类刑罚的人一般有两种情况,有钱的用钱来赎身,没钱的会自刎以保清白。司马迁家里自然是没有那么多钱,按照惯例应当会自刎。但当时史记才刚开始写,为了完成这一部巨著,也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。司马迁忍受痛苦和压力,接受了大刑。李陵事件后,司马迁的认知有了巨大的改变。在此之前,他一直是汉武帝的头号大粉丝,但在此之后他明白汉武帝也是人,同样也会犯错误。史记图片 征和二年,也就是公元前91年,史记终于完成了,全书共130篇,526500余字。共分为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、十表、八书。“本纪”记载了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,“世家”记载了各个诸侯的人物事迹,“列传”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,“表”是按时间顺序罗列各种大事件,其余的各种制度发展,天文兵律,社会经济地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则记录在“书”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司马迁为曾经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争天下的项羽编写了项羽本纪,而本纪本该记录历代皇帝,项羽并没有成为皇帝;司马迁还为陈胜吴广编写了陈涉世家。和陈胜吴广也并不属于诸侯。司马迁为他们破格写入了本纪和世家中,体现对他们所作功绩的肯定以及对他们的尊重。 司马迁还为汉武帝撰写了汉武本纪。司马迁也成为了第一位评论现任皇帝功过的人。据说汉武帝知道后,召来司马迁,查看了汉武本纪。看过之后,汉武帝又喜又怒,便将其销毁。因此,现在的《史记》是残缺的,并没有汉武本纪。 《史记》这部史学巨著,在此之前没有这一类型的作品,在此之后再没有作品可以超越这部巨作。不仅他的史学价值很高,他的文学价值也不低,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评价《史记》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本文版权归逸云蓝天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本文链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