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I/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
1984年,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OSI/RM(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)
OSI/RM七层结构(从下到上):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、应用层。下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。
各层功能
物理层(单位:二进制比特流)(设备:集线器)
- 与传输介质相连接
- 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
- 为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设备
- 提供传输数据的通道
- 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
数据链路层(单位:数据帧)(设备:网卡、交换机)
主要作用: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。
关键词:差错控制、帧同步、流量控制、帧中继
网络层(单位:包或分组)(设备:路由器)
- 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。
- 通过路由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。
- 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进行拥塞控制。
关键词:路径选择(路由算法)、流量控制(拥塞控制)、分组传送
传输层(单位:段或报文)——核心层
- 提供可靠的、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。
- 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。
关键词:端到端,可靠的、透明的数据传输
会话层
- 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。
- 负责建立、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。
关键词:会话服务,进程管理、终止
表示层
向用户进程提供信息表示方法。
提供数据压缩和加密功能。
关键词:压缩、加密、编码、表示
应用层
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
用户和网络的接口
本文版权归逸云蓝天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本文链接。